編排設計 王老師出的題目...請做出有詩意的畫面...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《詩學》簡介

  《詩學》古希臘著名美學亞里斯多德所著,原名為《論詩》, 據說是亞里斯多德的講義。有佚失,現存二十六章,主要討論悲劇和史詩。有人認為失傳的第二卷可能是討論喜劇的。現存的《詩學》可以分為五大部分。第一部分為序論,包括第一到五章。主要分析了各種藝術所摹仿的物件、摹仿所採用的媒介和方式,以及各種藝術由此而形成的差別,進而指出了詩的起源,還追溯了悲劇與 喜劇的歷史發展。第二部分包括第六到二十二章,這部分討論了悲劇,它的定義、構成要素和寫作風格等。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十三到二十四章,討論的是史詩。第四部分是第二十五章,討論批評家對詩人的指責,並提出反駁這些指責的原則和方法。第五部分是第二十六章,比較了史詩與悲劇的高低。

摹仿理論

  在《詩學》中,亞里斯多德認為,藝術的 本質是摹仿,摹仿是把藝術和技藝製作區別開來的基礎,也是學術分類和界定個別藝術的本質的基礎。他還深信,摹仿是人的本能,人在摹仿中既可滿足其求知欲,又可獲得審美的愉悅,藝術就起源於人的摹仿的天性。總體而言,亞里斯多德的摹仿理論包括這麼幾個內容。

 

第一,是藝術家在摹仿現實的時候,不僅可以把它按本 來面目如實表現出來,而且還可以表現得比它更美或更醜。

 

第二,藝術或詩的摹仿物件有三種:過去有的或現在有的事,傳說中的或人們相信的事,應當有的事。認為把事物表現得比它的本來的樣子更好或更壞,表現為它應有的樣子,表現理想,這是藝術摹仿特有的功能。

 

第三,藝術應當摹仿那些具有普遍意義的典型人物和事 件,亦即應當按必然律去摹仿,詩人的職責不在於描述已發生的事,而在於描寫可能發生的事,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發生的事。因此,與歷史比較起來, 寫詩這種活動更具有哲學意味,更能表現事物的普遍性和必然性,接近事物的真理。

 

第四,為了表現必然之物,藝術家在摹仿的時候可以採取理想化和典型化的方法,以突出所摹仿事物的本質和鮮明特徵。有時,為了達到詩的效果,詩人甚至可以描繪不可能發生的和異乎尋常的事情,只要能按必然律或可然律把它描寫得可信。

 

 

 

核心

   《詩學》討論的核心還是悲劇。在討論悲劇的時候,亞里斯多德首先對它下了一個定義: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、完整、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;它的媒介是語言,具有各種悅耳之音,分別在劇的各部分使用;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動作來表達,而不是採用敘述法;借引起憐憫與恐懼來使這種情感得到陶冶。這個定義涉及 到了悲劇摹仿的物件、媒介、方式和悲劇的功能等方面的問題。亞里斯多德認為,悲劇作為一個完整的有機整體是由六個要素構成的,即情節、性格、思想、臺詞、扮相和音樂。其中情節和性格是最為重要的。就情節安排而言,詩人應當遵循事件發展的可然律或必然律,應當使情節構成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。就性格描繪而言, 應當恰當、逼真、前後一致。亞里斯多德還認為,悲劇的主人公應當是一些並非十全十美,亦非十惡不赦之輩,他們應當是好人,但又有一些缺限和過失,由此而給自己招致了災禍,這樣悲劇才能激起我們的憐憫與恐懼之情,才能使我們的情感得以淨化。

  《詩學》是西方美學史上第一部最為系統的美學和藝術理論著作,它對西方後世文藝理論和文學創作的發展產生過巨大影響,其中的有些觀點曾被近代新古典主義奉為金科玉律。

 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《詩學》對國人的影響。由《詩學》我們可以聯想到思學也並不為過,從一定意義上講也是對詩學的另一種理解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